我開了家測繪公司,資質也下來,我想問一下,該如何去跑業(yè)務,具體跑哪些地方?

根據(jù)資質確定業(yè)務范圍測繪資質中介,制野簡作好名正脊旅舉凳片測繪資質中介,剩下的就是公關測繪資質中介了,如果有政府工程可以接最好。然后關注招標網(wǎng)的信息。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測繪工程監(jiān)理的概念

一、測繪工程的概念:

測繪工程監(jiān)理是建設工程監(jiān)理的一部分。弄清楚建設工程監(jiān)理的概念,自然也就明了了。所謂建設工程監(jiān)理,就是指具有相應資質的工程監(jiān)理企業(yè),接受建設單位的委托,承擔其委托項目的管理工作,并代表業(yè)主對承包方的建設行為進行監(jiān)督管理。監(jiān)理人屬于專業(yè)化服務的中介機構。

二、工程監(jiān)理的概念:

1、工程監(jiān)理單位是指依法成立并取得建設主管部門頒發(fā)的工程監(jiān)理企業(yè)資質證書,從事建設工程監(jiān)理與相關服務活動的服務機構。

2、建設工程監(jiān)理單位受建設單位委托,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工程建設標準、勘察設計文件及合同,在施工階段對建設工程質量、造價、進度進行控制,對合同、信息進行管理,對工程33、建設相關方的關系進行協(xié)調(diào),并履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chǎn)管理法定職責的服務活動。

4、在訂立建設工程監(jiān)理合同時,建設單位將勘察、設計、保修階段等相關服務一并委托的,應在合同中明確相關服務的工作范圍、內(nèi)容、服務期限和酬金等相關條款。

5、實施建設工程監(jiān)理應遵循下列主要依據(jù):1)、法律法規(guī)及工程建設標準;2)、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文件;3)、建設工程監(jiān)理合同及其他合同文件。

6、工程監(jiān)理單位應公平、獨立、誠信、科學地開展建設工程監(jiān)理與相關服務活動。

停熱協(xié)議怎么寫,跪求煙臺市停暖協(xié)議書原文

去年的版本,希望對你有用。

煙臺市城市居民住宅供用熱合同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區(qū)_________路(街)_________號

戶主:_________

為維護供用熱雙方的合法權益,確保正常供用熱,根據(jù)國家、省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煙臺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辦法》,經(jīng)甲乙雙方協(xié)商簽定本合同。

一、供熱時間

1、供熱起止時間為當年11月16日至次年3月31日,供熱時間實行(1)24小時;(2)17小時5:00-22:00。

二、供熱溫度

2、供熱期間,在室外溫度不低于-6℃時,乙方的臥室、起居室廳、餐廳溫度不低于16℃,盥洗室、廁所、廚房溫度不低于12℃;安裝熱計量裝置的,溫度由乙方自行調(diào)節(jié)。

3、測量室內(nèi)溫度,應使用經(jīng)計量檢定機構檢驗合格的檢測儀器,測溫時間為7:00-10:00、15:納缺00-21:00,測溫位置為房間中央離地1.5米高度。

4、乙方認為室內(nèi)溫度不達標要求測溫時,甲方應在15天內(nèi)測溫3次,首次測溫應于48小時內(nèi)完成。測溫結果3次全部不合格的,甲方應退還從乙方提出測溫之日起至經(jīng)整改達到溫度標準期間的相關房間的熱費。3次測溫有1次不合格,按上述約定退還相關房間1/3的熱費,有2次不合格,按上述約定退還相關房間2/3的熱費。甲方無正當理由逾期未完成測溫,缺一次,視為溫度不合格一次。在供暖期結束一個月內(nèi),乙方持個人承擔的熱費發(fā)票到甲方辦理退還熱費手續(xù)。

5、經(jīng)測定乙方室內(nèi)溫度確不合格,甲方應及時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屬于甲方責任的,甲方應按本合同中的有關條款承擔違約責任;不屬甲方責任的,甲方應在向乙方講明原因的同時,積極采取措施使其達到規(guī)定的溫度,所需費用由責任方承擔。

6、因乙方改變房屋結構或改動用熱設施等原因造成室內(nèi)溫度不合格的,責任自負。乙方除要恢復原供熱系統(tǒng)外,如給其他用戶造成損失的還要承擔相關責任。

7、甲方進行測溫或修理等工作時應填寫工作記錄單。記錄單一式兩聯(lián),雙方簽字后各執(zhí)一聯(lián),乙方對測溫、修理結果有異議時,可在記錄單上注明有關情況,不簽字又不注明有關情況的則視為溫度或修理已達到標準。

8、乙方對甲方的測溫結果有異議的,可申請供熱管理部門進行復測,也可以申請社會公正計量機構進行復測。申請社會公正計量機構進行復測的,其費用由責任方承擔。

三、設施維護管理

9、從熱源(廠、站)至居民用戶的入戶閥門井(含閥門井)為供熱設施,由甲方負責維護和保養(yǎng);其余為用熱設施。乙方應注意維護室內(nèi)用熱設施,不隨意拆、改、增設塌茄室內(nèi)用熱設施,不泄放供熱管網(wǎng)中的循環(huán)水,不改變熱用途和損壞供熱設施。

10、乙方用熱設施的維修,由甲方負責。乙方用熱設施發(fā)生故障需要修理時,應及時通知甲方,甲方在接到報告后60分鐘內(nèi)趕到現(xiàn)場進行修理。發(fā)生泄漏時,甲方在接到報告后30分鐘內(nèi)采取措施,止住泄團茄察漏,因延誤時間對乙方造成的損失,由甲方負責賠償。如果因熱水泄漏對用戶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應做好損失記錄,分析泄漏原因,分清雙方責任,并由雙方簽字認可。屬于甲方責任需向乙方賠償?shù)模?0日內(nèi)做出賠償方案,經(jīng)雙方認定后,5日內(nèi)理賠完畢。

11、乙方用熱設施維修更換所需費用:用熱設施自投入使用之日起,閥門三年、管道五年、散熱器十年內(nèi)出現(xiàn)產(chǎn)品質量問題,由甲方承擔;超過上述期限,局部更換用熱設施,乙方承擔材料費(按當年材料定額核算)。

12、經(jīng)供熱行業(yè)管理部門鑒定,乙方所在單元確需整體更換用熱設施時,乙方應予積極配合。超出保質年限的用熱設施更換費用,由甲方按物價管理部門核算標準向乙方收取。對不按單元進行整體更換的,甲方不予供熱。

13、供熱前室內(nèi)管網(wǎng)試壓及清洗調(diào)試等工作,甲方須提前三天書面通知乙方,通知應置于單元樓入口處醒目位置。整個試壓及清洗調(diào)試工作須于11月15日前全部完成。

14、甲方維修服務人員因工作需要進入乙方住宅,對用熱設施進行檢查、維修時,必須佩戴工作標志,實行文明服務。乙方應予積極配合。

15、乙方私自改造、拆卸和損壞用熱設施所造成的損失,由乙方負責。乙方私自增設用熱設施,改變原設計和改變熱用途(包括泄放供熱管網(wǎng)中的熱水),甲方將按實際發(fā)生情況由乙方負責全部整改費用及其它相關費用,對情節(jié)嚴重的,將申請執(zhí)法部門依法處理。

四、熱費收繳16、甲方按物價管理部門核準的價格收取熱費。

17、乙方應按時交納熱費,交費時間為當年10月31日前。安裝熱計量裝置的用戶,暫按房屋收費面積預交熱費,采暖期結束后一個月內(nèi)予以多退少補。

18、為確保乙方室溫達到規(guī)定標準,對當年10月31日前交納熱費戶數(shù)達不到單元戶數(shù)70%的,甲方應于11月10日前通知乙方不予供熱;對已收取熱費的用戶,退還所收熱費,同時按照同期銀行居民活期存款利率退還利息。11月11日以后單元交費率達到70%的,甲方應在5日內(nèi)完成試壓、調(diào)試等工作,予以正常供熱,熱費按實際供暖時間收取。

19、乙方辦理停、用熱手續(xù),應于當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向甲方提出,并按物價部門核定標準繳納拆裝費(已安裝分戶控制系統(tǒng)的用戶不需繳納);11月1日后辦理停、用熱手續(xù)的,還應承擔由此造成的管網(wǎng)泄水、停止其他用戶供熱等賠償責任。

20、乙方既不按時交納熱費,又不履行報停手續(xù)的,甲方有權停止供熱、拆片或申請人民法院追繳應收熱費。

21、因供熱設施故障造成停熱的,甲方應按供熱期內(nèi)停熱的實際天數(shù)(累計停熱24小時為一天,累計不足一天部分不退費)退還乙方熱費,供暖期結束1個月內(nèi),乙方持個人承擔的熱費發(fā)票到甲方辦理退費;未經(jīng)集中供熱主管部門批準,甲方擅自停熱,除要向乙方退還停熱期間熱費外,還要支付違約金,違約金按停熱期間熱費的200%計算。

22、供熱收費面積不以住宅內(nèi)各功能區(qū)是否安裝散熱器為計費依據(jù),而是按照本合同中約定的是否達到相關室內(nèi)溫度為標準。廚房以房屋建設設計中標明具有廚房功能的房間為準,乙方自行將陽臺改為廚房的,甲方不予認可。

23、甲、乙雙方對房屋收費面積有爭議時,可委托具有房產(chǎn)測繪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測量,測量結果須由房產(chǎn)行政管理部門確認,測量費用由過錯方承擔;測量結果與原收費面積誤差不超過±1平方米,視原收費面積為合理面積,測量費用由委托方承擔。

五、附則

24、本合同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zhí)一份,一經(jīng)雙方簽字即具法律效力。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時,本合同終止執(zhí)行:

甲乙雙方供用熱關系發(fā)生變化并辦理了變更手續(xù);集中供熱法規(guī)、政策等出現(xiàn)調(diào)整。

25、本合同中約定的熱費交納、退還和損失賠償?shù)荣M用,甲、乙雙方如超過合同約定時限未予支付,每超過一日,須按應付款項數(shù)額的3‰向對方支付滯納金。

26、甲、乙雙方因執(zhí)行本合同發(fā)生爭議時,當事人可向供熱行政管理部門請求調(diào)解處理,也可(1)向煙臺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2)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7、未盡事宜,雙方另行協(xié)商。

甲方(蓋章):_________乙方(簽字):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住址:_________

服務電話:_________聯(lián)系電話: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尋建筑工程的施工階段的基礎知識和常用術語

建筑工程常用專業(yè)用語

基礎

1、獨基:

當建筑物上部結構采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基礎常采用方行或矩形的獨立式基礎,這類基礎稱為獨立式基礎.也稱單獨基礎,是整個或局部結構物下的無筋或配筋基礎.一般是指結構柱基,高煙囪,水塔基礎等的形式.

獨立基礎分階形基礎;坡形基礎;杯形基礎3種。

獨立基礎的特點一,一般只坐落在一個十字軸線交點上,有時也跟其它條形基礎相連,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盡相同。獨立基礎如果坐落在幾個軸線交點上承載幾個獨立柱,叫做共用獨立基礎。

獨立基礎的特凱陪點二,基礎之內(nèi)的縱橫兩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鋼筋,且長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

長寬比在3倍以內(nèi)且底面積在20 m2以內(nèi)的為獨立基礎(獨立樁承臺)。

2、條基:即條形基礎。

是基礎長度遠遠大于寬度的一種基礎形式。

按上部結構分為墻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基礎的長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礎寬度。

3、筏板:筏板基礎: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筑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

筏板,承受建筑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

4、樁基礎:

由基樁和聯(lián)接于樁頂?shù)某信_共同組成。若樁身全部埋于土中歲喊,承臺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臺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臺底位于地面以上,則稱為高承臺樁基。建筑樁基通常為低承臺樁基礎。高層建筑中,樁基礎應用廣泛。

特點

(1)樁支承于堅硬的(基巖、密實的卵礫石層)或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層,具有很高的豎向單樁承載力或群樁承載力,足以承擔高層建筑的全部豎向荷載(包括偏心荷載)。

(2)樁基具有很大的豎向單樁剛度(端承樁)或群剛度(摩擦樁),在自重或相鄰荷載影響下,不產(chǎn)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并確保建筑物的傾斜不超過允許范圍。

(3)憑借巨大的單樁側向剛度(大直徑樁)或群樁基礎的側向剛度及其整體抗傾覆能力,抵御由于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載與力矩荷載,保證高層建筑的抗傾覆穩(wěn)定性。

(4)樁身穿過可液化土層而支承于穩(wěn)定的堅實土層或嵌固于基巖,在地震造成淺部土層液化與震陷的情況下,樁基憑靠深部穩(wěn)固土層仍具有足夠的抗壓與抗拔承載力,從而確保高層建筑的穩(wěn)定,且不產(chǎn)生過大的沉陷與傾斜。常用的樁型主要有預制鋼筋混凝土樁、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樁、鉆(沖)孔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鋼管樁等,其適用條件和要求在《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中均有規(guī)定。

結構

1、暗柱: 暗柱是剪力墻中的柱,一般情況下有兩種:一種約束端(暗)柱,一種構造端(暗)柱。

暗柱指布置于剪力墻中柱寬等于剪力墻厚的柱,一般在外觀看不出,所以稱之為暗柱,如果布置位置在端部,也可以作為端柱分析。

2、暗梁: 建筑結構力學中的梁的概念可以通俗的理解為:承擔豎向荷載的受彎構件。單梁,框架梁、連梁等梁類構件都有這樣的功能。但有盯雀蠢些以梁類命名的構件不完全具備這樣的功能,其中之一就是暗梁。

可以從以下屬性中認識暗梁:

1、暗梁的位置是完全隱藏在板類構件或者混凝土墻類構件中,這是被稱為暗梁的原因。

2、暗梁的鋼筋設置方式與單梁和框架梁類構件非常近似。

3、暗梁總是配合板或者墻類構件共同工作。

4、板中的暗梁可以提高板的抗彎能力,因而仍然具備梁的通用受力特征。

5、混凝土墻中的暗梁作用比較復雜,已不屬于簡單的受彎構件,他一方面強化墻體與頂板的節(jié)點構造,另一方面為橫向受力的墻體提供邊緣約束。強化墻體與頂板的剛性連接。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時,特別是在剪力墻結構中,存在剪力墻身、剪力墻梁等構件,這些構件之間的關聯(lián)關系是一直纏繞著部分預算人員的問題。對于要弄清墻身、墻梁之間的關系,首先必須弄明白墻身、墻梁的概念。

剪力墻設計與框架柱及梁類構件設計有顯著區(qū)別。柱、梁構件屬于桿類構件,而剪力墻水平截面的長寬比相對桿類構件的高寬比要大得多;柱、梁構件的內(nèi)力基本上逐層、逐跨呈規(guī)律性變化,而剪力墻內(nèi)力基本上呈整體變化,與層關聯(lián)的規(guī)律性不明顯。剪力墻本身特有的內(nèi)力變化規(guī)律與抵抗地震作用時的構造特點,決定了必須在其邊緣部位加強配筋,以及在其樓層位置根據(jù)抗震等級要求加強配筋或局部加大截面尺寸。此外,連接兩片墻的水平構件功能也與普通梁有顯著不同。為了表達簡便、清晰,平法將剪力墻分為剪力墻柱、剪力墻身和剪力墻梁三類構件分別表達。

歸入剪力墻梁的暗梁不是普通概念的梁,因為暗梁不可能脫離整片剪力墻獨立存在,也不可能像普通概念的梁一樣獨立受彎變形,事實上暗梁根本不屬于受彎構件;因為其配筋都是由縱向鋼筋和箍筋構成,綁扎方式與梁基本相同,但是暗梁與剪力墻身的混凝土和鋼筋完整的結合在一起,因此暗梁實質上是剪力墻在樓層位置的水平加強帶。此外,歸入剪力墻梁中的連梁雖然屬于水平構件,但其主要功能是將兩邊剪力墻連結在一起,當?shù)挚沟卣鹱饔脮r使兩片剪力墻連結在一起的剪力墻協(xié)同工作。

暗梁與剪力墻垂直筋、水平筋的位置關系:

剪力墻垂直鋼筋應在暗梁縱筋外側連續(xù)貫通,樓層上下層的垂直分布鋼筋不考慮在暗梁內(nèi)錨固;剪力墻水平分布鋼筋在暗梁箍筋外側連續(xù)設置,與暗梁縱筋在同一水平高度的一道水平分布筋可不設;當設計人員對暗梁單獨配置了側面縱筋時,則剪力墻水平鋼筋僅布置到暗梁底部位置,暗梁箍筋外側布置暗梁的側面縱筋。

在實際施工時,在同一道墻上即存在暗梁同時也存在剪力墻洞口連梁時,常見的做法如下:

1、將連梁的上部縱筋貫穿暗梁上部,伸至墻端部暗柱縱筋的內(nèi)側后水平彎折15d,替換暗梁的上部縱筋;連梁的下部縱筋伸過洞口邊lae,暗梁的下部縱筋一端伸至墻端部暗柱縱筋內(nèi)側后水平彎折水平15d,另一端從連梁縱筋的端頭開始,與連梁縱筋搭接llE。暗梁的箍筋距離剪力墻邊緣墻柱核心部位1/2箍筋間距開始布置;暗梁與剪力墻連梁相連一端的箍筋設置到門窗洞口的邊緣位置,即設置到剪力墻連梁支座邊緣。此種做法主要是考慮在洞口兩側便于混凝土的澆注和振搗,從而保證混凝土的振搗質量;同時會增大鋼筋用量從而導致建設方的工程投資成本增加。

2、暗梁的所有縱筋與連梁的縱筋互相搭接通過:連梁的上下部縱筋均伸過洞口邊lae;暗梁的上下部縱筋一端伸至墻端部暗柱縱筋內(nèi)側后水平彎折15d;另一端從連梁縱筋的端頭開始,與連梁縱筋搭接llE。暗梁的箍筋距離剪力墻邊緣墻柱核心部位1/2箍筋間距開始布置;暗梁與剪力墻連梁相連一端的箍筋設置到門窗洞口的邊緣位置,即設置到剪力墻連梁支座邊緣。

3、當設計在洞口邊設置有暗柱時,則連梁的上下部縱筋均伸過洞口邊lae;暗梁的上下部縱筋一端伸至墻端部暗柱縱筋內(nèi)側后水平彎折15d;另一端伸至洞口邊暗柱內(nèi)錨固lae。暗梁的箍筋距離剪力墻邊緣墻柱核心部位1/2箍筋間距開始布置;暗梁與剪力墻連梁相連一端的箍筋設置到門窗洞口的邊緣位置,即設置到剪力墻連梁支座邊緣。

4、當暗梁在連梁的腰部位置時,暗梁的所有縱筋與連梁的縱筋互相搭接通過:連梁的上下部縱筋均伸過洞口邊lae;暗梁的上下部縱筋一端伸至墻端部暗柱縱筋內(nèi)側后水平彎折15d;另一端從連梁縱筋的端頭開始,與連梁縱筋搭接llE。暗梁的箍筋距離剪力墻邊緣墻柱核心部位1/2箍筋間距開始布置;暗梁與剪力墻連梁相連一端的箍筋設置到門窗洞口的邊緣位置,即設置到剪力墻連梁支座邊緣。

綜上所述,使用軟件在處理暗梁和連梁相交構造時,可以在剪力墻計算設置中的第22項里設置,選中該項,可從下拉框中選擇具體的相交構造計算方式。

3、預制板:預制板就是早期建筑當中用的樓板

因為是在工廠加工成型后直接運到施工現(xiàn)場進行安裝,所以叫預制板

預制板,就是工程要用到的模件或板塊。制作預制板時,先用木板釘制空心模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布上鋼筋后,用水泥灌滿空心部分,等干后敲去木板,剩下的就是預制板了。預制板在建筑上的用處很多,如公路旁邊的水溝上蓋住的水泥板;房頂上做隔熱層的水泥板都是預制板。

4、預埋鐵:主要用于連接結構以外的鋼構所用,通常由鋼板和錨爪焊接而成,錨爪通常用未冷拉過的Q235鋼筋制成(即盤圓鋼筋),錨爪埋入混凝土內(nèi),鋼板通常與現(xiàn)澆結構相平,用以連接外部的鋼構。

施工質量上,通常需要控制預埋鐵件的位置及平整度,在大型的鋼結構工程中,這一點非常重要。為了防止預埋鐵件生銹,規(guī)范中要求,外露鐵件還必須做防銹處理。

5、后澆帶:為防止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溫度、收縮不均

后澆帶

可能產(chǎn)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guī)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礎底板)、墻、梁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jīng)過構件內(nèi)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后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后澆帶是既可解決沉降差又可減少收縮應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應用較多。

設置后澆帶的位置、距離通過設計計算確定,其寬度考慮施工簡便、避免應力集中,常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設置后澆帶,應考慮止水帶構造;設置后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澆帶部位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須比原結構提高一級。

后澆帶平面

作用

1.解決沉降差。高層建筑和裙房的結構及基礎設計成整體,但在施工時用后澆帶把兩部分暫時斷開,待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澆灌連接部分的混凝土,將高低層連成整體。設計時基礎應考慮兩個階段不同的受力狀態(tài),分別進行強度校核。連成整體后的計算應當考慮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nèi)力。這種做法要求地基土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間內(nèi)基本完成。同時還可以采取以下調(diào)整措施:(1)調(diào)壓力差。主樓荷載大,采用整體基礎降低土壓力,并加大埋深,減少附加壓力;低層部分采用較淺的十字交叉梁基礎,增加土壓力,使高低層沉降接近。(2)調(diào)時間差。先施工主樓,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穩(wěn)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3)調(diào)標高差。經(jīng)沉降計算,把主樓標高定得稍高,裙房標高定得稍低,預留兩者沉降差,使最后兩者實際標高相一致。

2.減小溫度收縮影響。新澆混凝土在硬結過程中會收縮,已建成的結構受熱要膨脹,受冷則收縮?;炷劣步Y收縮的大部分將在施工后的頭1~2個月完成,而溫度變化對結構的作用則是經(jīng)常的。當其變形受到約束時,在結構內(nèi)部就產(chǎn)生溫度應力,嚴重時就會在構件中出現(xiàn)裂縫。在施工中設后澆帶,是在過長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設寬度為700~1000毫米的縫,縫內(nèi)鋼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彎做法。留出后澆帶后,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縮,從而大大減少了收縮應力?;炷恋目估瓘姸瓤梢源蟛糠钟脕淼挚箿囟葢?,提高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后澆帶保留時間一般不少于一個月,在此期間,收縮變形可完成30%~40%。后澆帶的澆筑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但應為正溫度)時,可用澆筑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xiàn)裂縫,造成薄弱部位。

分類

1.為解決高層建筑主樓與裙房的沉降差而設置的后澆施工帶稱為沉降后澆帶。

2.為防止混凝土凝結收縮開裂而設置的后澆施工帶稱為收縮后澆帶。

3.為防止混凝土因溫度變化拉裂而設置的后澆施工帶稱為溫度后澆帶。

三、建筑

1)構造柱: 在多層砌體房屋墻體的規(guī)定部位,按構造配筋,并按先砌墻后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

為提高多層建筑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規(guī)范要求應在房屋的砌體內(nèi)適宜部位設置鋼筋混凝土柱并與圈梁連接,共同加強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這種鋼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稱為構造柱。構造柱,主要不是承擔豎向荷載的,而是抗擊剪力,抗震等橫向荷載的.

構造柱通常設置在樓梯間的休息平臺處,縱橫墻交接處,墻的轉角處,墻長達到五米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近年來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wěn)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墻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置在房屋墻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置在墻體的中間部位,圈梁必須設置成封閉狀。

從施工角度講,構造柱要與圈梁地梁、基礎梁整體澆筑。與磚墻體要在結構工程有水平拉接筋連接。如果構造柱在建筑物、構筑物中間位置,要與分布筋做連接。

2)圈梁:

砌體結構房屋中,在砌體內(nèi)沿水平方向設置封閉的鋼筋砼梁,以提高房屋空間剛度、增加建筑物的整體性、提高磚石砌體的抗剪、抗拉強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地震或其他較大振動荷載對房屋的破壞。在房屋的基礎上部的連續(xù)的鋼筋混凝土梁叫基礎圈梁,也叫地圈梁(DQL);而在墻體上部,緊挨樓板的鋼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

因為圈梁是連續(xù)圍合的梁所以叫做圈梁。

圈梁是在房屋的檐口、窗頂、樓層、吊車梁頂或基礎頂面標高處,沿砌體墻水平方向設置封閉狀的按構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構件。

按要求圈梁應該在同一水平面上連續(xù)、封閉,但當圈梁被門窗洞口(如樓梯間窗口洞)隔斷時,應在洞口上部設置附加圈梁進行搭接補強。附加圈梁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兩梁高差的兩倍,亦不小于1000mm.

圈梁通常設置在基礎墻、檐口和樓板處,其數(shù)量和位置與建筑物的高度、層數(shù)、地基狀況和地震強度有關。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墻四周及部分內(nèi)橫墻設置的連續(xù)封閉的梁。其目的是為了增強建筑的整體剛度及墻身的穩(wěn)定性。圈梁可以減少因基礎不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對建筑物的不利影響及其所引起的墻身開裂。在抗震設防地區(qū),利用圈梁加固墻身就顯得更加必要。

在砌體結構中,圈梁有鋼筋磚圈梁和鋼筋混凝土圈梁兩種。

3)過梁: 當墻體上開設門窗洞口時,為了支撐洞口上部砌體所傳來的各種荷載,并將這些荷載傳給窗間墻,常在門窗洞口上設置橫梁,該梁稱為過梁。

4)飄窗: 飄窗,從名字不難看出,就是飄出的窗子。一般的飄窗可以呈矩形或梯形,從室內(nèi)向室外凸起。飄窗的三面都裝有玻璃,窗臺的高度比起一般的窗戶較低。這樣的設計既有利于進行大面積的玻璃采光,又保留了寬敞的窗臺,使得室內(nèi)空間在視覺上得以延伸。

一般的窗戶都是做在墻體的垂直平面以內(nèi),要是把窗戶突出到墻外面,就成了飄窗了?,F(xiàn)在流行的飄窗一般可以分為兩種形態(tài),第一種是帶臺階的,另一種則是落地的。飄窗不僅可以增加戶型的采光和通風等功能,也給商品房的外立面增添了建筑魅力。正是基于此,有關飄窗面積的計算問題,也就成為業(yè)主們關注的熱點之一。

5)懸挑板:不是每邊都有直接支撐物(柱子、實墻)的樓板,部分埋在或者澆筑在建筑結構中,另一部分伸出懸挑出結構外的是懸挑板(如懸挑的陽臺、屋蓋)。

6)挑檐天溝:與板(包括屋面板、樓板)連接的,以外墻為分界線;與圈過梁(包括其他梁)連接的,以梁外邊線為分界線。外墻邊線以外或梁外邊線以外的為挑檐天溝。

挑檐作用是避免屋面的雨水向下排放時澆到墻面上。按雨水排放的方式分為有組織排水和無組織排水兩種。有組織排水方式的挑檐形成天溝,無組織排水的挑檐沒有天溝。除了挑檐在屋面的其它部分也有天溝,如女兒墻與屋面交界處、兩個不同高度屋面交界處、高低跨交界處等。

天溝

屋面排水分有組織排水和無組織排水(自由排水),有組織排水一般是把雨水集到天溝內(nèi)再由雨水管排下,集聚雨水的溝就被稱為天溝,天溝分內(nèi)天溝和外天溝,內(nèi)天溝是指在外墻以內(nèi)的天溝,一般有女兒墻;外天溝是挑出外墻的天溝,一般沒女兒墻。天溝多用白鐵皮或石棉水泥制成。

挑檐:是建筑物屋面處,以防屋面雨水順外墻面漫流而污染墻面,使屋面雨水有組織進行排水。

兩者是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有組織排水的。

7)腰線: 腰線是建筑裝飾的一種作法,一般指建筑墻面上的水平橫線,在外墻面上通常是在窗口的上或下沿(也可以在其它部位)將磚挑出60×120mm,作成一條通長的橫帶,主要起裝飾作用。這在一些較早的裝飾比較簡單的建筑中??煽吹健,F(xiàn)在的建筑中還有用這種方法的,不過有些是用不同的裝飾材料或不同的顏色來作腰線,在衛(wèi)生間的墻面上用不同花色的瓷磚(有專門的腰線瓷磚)貼一圈橫向的線條,也稱為腰線。

腰線磚多為印花磚,上面多為一些色彩鮮艷可愛精美的圖案花紋,為了配合墻磚的規(guī)格腰線磚定為6厘米高,20厘米寬的幅面,它的作用就像一根美麗的腰帶,環(huán)繞在墻面磚中間,為單調(diào)的墻面增色,改變空間的氣氛。

目前腰線主要以陶瓷、樹脂、金屬(不銹鋼)等材料為主,其中金屬類的腰線主要在大型建筑物裝修中使用多,家庭使用的以陶瓷和樹脂材料為主。

8)腳手架:指施工現(xiàn)場為工人操作并解決垂直和水平運輸而搭設的各種支架。建筑界的通用術語,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墻、內(nèi)部裝修或層高較高無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為了施工人員上下干活或外圍安全網(wǎng)維護及高空安裝構件等,說白了就是搭架子,腳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鋼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腳手架當模板使用,此外在廣告業(yè)、市政、交通路橋、礦山等部門也廣泛被使用。

中國在1949年前和50年代初期,施工腳手架都采用竹或木材搭設的方法。60年代起推廣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80年代起,中國在發(fā)展先進的、具有多功能的腳手架系列方面的成就顯著,如門式腳手架系列,碗扣式鋼管腳手架系列,年產(chǎn)已達到上萬噸的規(guī)模,并已有一定數(shù)量的出口。

長期以來,由于架設工具本身及其構造技術和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tài),致使事故的發(fā)生率較高。有關統(tǒng)計表面:在中國建筑施工系統(tǒng)每年所發(fā)生的傷亡事故中,大約有1/3左右直接或間接地與架設工具及其使用的問題有關。

腳手架

腳手架

9)散水:基本解釋

在建筑周圍鋪的用以防止兩水滲入的保護層

散水是與外墻勒腳垂直交接傾斜的室外地面部分,用以排除雨水,保護墻基免受雨水侵蝕。散水的寬度應根據(jù)土壤性質、氣候條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確定,一般為600mm~1000mm。當屋面采用無組織排水時,散水寬度應大于檐口挑出長度200mm~300mm。為保證排水順暢,一般散水的坡度為3%~5%左右,散水外緣高出室外地坪30mm~50mm。散水常用材料為混凝土、水泥砂漿、卵石、塊石等。

另外,在年降雨量較大的地區(qū)可采用明溝排水。明溝是將雨水導入城市地下排水管網(wǎng)的排水設施。一般在年降雨量為900mm以上的地區(qū)采用明溝排除建筑物周邊的雨水。明溝寬一般為200mm左右,材料為混凝土、磚等。

建筑中,為防止房屋沉降后,散水或明溝與勒腳結合處出現(xiàn)裂縫,在此部位應設縫,用彈性材料進行柔性連接。

房屋等建筑物周圍用磚石或混凝土鋪成的保護層,寬度多在一米上下,作用是使雨水淌遠一點然后滲入地下,以保護地基

10)懸挑梁:不是兩端都有支撐的,一端埋在或者澆筑在支撐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撐物的梁。一般為鋼筋混凝土材質

11)老虎窗: 老虎窗,又稱老虎天窗,上海俗語,指一種開在屋頂上的天窗。也就是在斜屋面上凸出的窗,用作房屋頂部的采光和通風。

其他

1)女兒墻:以前因建筑防水材料的限制,房屋的屋面都為坡屋面,大量坡屋面的建筑顯的單調(diào),于是把建筑屋頂?shù)耐鈮ι旄?,使建筑物的立面造型新穎、別致,向女孩子一樣美麗,人們把這部分伸處屋面的外墻稱為女兒墻。女兒墻不但豐富了建筑立面造型,也是屋面的外圍防護結構,保證了屋面上人、維修時的安全。

常用建筑術語通俗解釋

1、平面圖:也叫俯視圖,是指在某一水平方向的投影,能看得見的輪廓線用實線,看不見的輪廓線用虛線。

2、立面圖:也叫正視圖,是指在正立面方向的投影,同平面圖。

3、剖面圖:指用一個平面將物體分割開來,被剖到的實體部分用斜線表示,其他部分按投影方式。

4、節(jié)點圖:指某一結構交叉點,用視圖很難表達出來,在本張圖紙上或另一張圖紙上將其放大,表現(xiàn)出各結構點之間的關系。

5、詳圖:用于施工圖,在平面圖或立面圖上很難將一細小部分完全體現(xiàn)出來,將其比例放大,將每一細小部分都表示清楚,包括尺寸。

6、進深:在平面圖上,沿著樓房的軸線的垂直方向,房間的尺寸大小。

7、開間:在平面圖上,沿著樓房的軸線的平行方向,房間的尺寸大小。

8、軸線:一般情況,以對稱形式,在士建上,24墻以上的紅磚墻以內(nèi)12為軸線。24墻以內(nèi)的任何墻體都是一墻體的中心為軸線。

9、洞口:在沒有門窗套等情況,就是洞口。

10、比例尺:是指將某一圖形或物體各個方向按照同一比例進行放大或縮小,那么這個縮放比例就是比例尺。一般是用圖紙尺寸比實際尺寸,將尺寸小的用1表示。

11、建筑面積:是指某一建筑物,相鄰兩部分用軸線分開,其他部分以外尺寸,求得面積。(包括墻體,公共空間)。

12、)使用面積:是指某一房間以墻體的內(nèi)尺寸來求得面積。(為凈面積)

13、過梁:一般指在某一洞口、門窗口上面的梁,并且梁的上面有墻體,起支撐洞口的作用。

14、簡支梁:一般指兩邊沒有約束力,嵌入墻體12CM的梁,其受力最大點在中間。

15、圈梁:為了提高房屋的整體性,沿某一標高繞一圈的梁。

16、懸挑梁:顧名詞義,就是梁的一端懸挑出去,沒有支撐點,另一端被錨固在混凝土柱、梁或墻體上,靠上面的荷載壓著它,來保持穩(wěn)定。

17、懸挑板:同懸挑梁,例如陽臺地面、雨搭等。

18、現(xiàn)澆板:在現(xiàn)場澆筑的板,一般用于衛(wèi)生間、廚房地面,及框架結構的樓板。

19、預制板:在構件廠生產(chǎn)的樓板,屬于成品,用于磚混結構的地面。

20、水泥砂漿:把水、水泥、砂按一定比例配合攪攔而成。通常所說的1:3水泥砂漿是皀用1份水泥和3份砂配合,實際上忽視了水的成分,一般在0.6左右比例,即應成為0.6:1:3。

21、素砼(混凝士符號,念TONG):是指在水泥砂漿的基礎上加石子或卵石,按一定配合比例伴和而成,在里面不加入鋼筋。

22、砼墊層:是素砼的一種,一般水泥用量較少,標號較低。用于一般性地面初步找平或形成一定坡度。

23、找平層:在砼墊層的上面用水泥砂漿進一步找平,以實行下一步工作精確施工。

24、框架結構:是指整個承載部分都是用梁、柱和剪力板組成,形成一個整體,抗震性非常好,其他間隔墻體用輕體材料(比如空心磚)砌筑而成。

25、磚混結構:指整個承載主要是紅磚來承擔,一般在24墻以上,為了整體的結構強度和穩(wěn)定,在墻體里有貫通的鋼筋混凝土柱或梁。

26、掛斗磚墻:是指將紅磚橫向立著砌筑,一般情況至少單面掛網(wǎng)抹灰,以提供整體性和強度。主要用于陽臺、衛(wèi)生間等或其他不需承重的間隔墻。

27、12墻:也叫單磚墻,就是沿著磚的長度方向,一層一層錯茬砌筑。

28、墻:也叫一磚墻,是承重墻的最小尺寸,是用紅磚一層丁,兩條跑錯茬砌筑而成。(說明:磚的長度方向沿墻的橫向擺放叫丁,順著墻的方向叫跑)

29、墻:也叫一磚半墻,主要用于室外,樓梯間保溫墻,及低樓層的承重樓。

30、墻:也叫兩磚墻,主要用于外墻,及主承重墻。

31、空心墻:用于框架結構間墻,把空心磚立著砌筑。

32、空心墻:用于框架結構間墻,把空心磚橫著砌筑。

33、承重墻:用于承受上部墻體及樓板傳遞下來的荷載的墻體。

34、間壁墻:用于分隔各房間,而不承受荷載的墻體。

35、咬口:指磚與磚之間的錯茬。

36、木龍骨:指某一結構的骨架是用木方支撐和連接的,簡稱木友骨。用于吊棚、隔墻。

37、輕鋼龍骨,指某一結構的骨架是用一種U型輕鋼支撐和連接的,簡稱輕鋼龍骨。用于吊棚、隔墻。

38、主骨:相當于柱和梁,用于承受所有荷戴的龍骨。

39、邊骨:與邊墻接壤,起定位和主要承載的龍骨。

40、吊掛:指用于吊棚等懸吊物,用木方或其他連接件將分隔開的上下兩部分連接起來,這個木方或連接件就叫吊掛。

41、門套:是指與洞口和門連接的部分。

42、窗套:是指與洞口和窗連接的部分

43、門框:是指過去那種只用于固定門的木框架部分。

44、@窗套:是指過去那種只用于固定窗的木框架部分。

45、隔斷:是指用輕體材料將房間一分為二或幾的間隔墻,同間隔墻。